民主妙法 : 臺灣的宗教復興與政治發展
 
趙文詞 (Madsen, Richard, 1941-) 著

題名
民主妙法 : 臺灣的宗教復興與政治發展
 
Democracy's dharma. 中文
 
台灣的宗教復興與政治發展
 
臺灣的宗教復興與政治發展
 
臺灣研究叢書 ;

作者
趙文詞 (Madsen, Richard, 1941-) 著

ISBN(國際標準書號)
9789863501169

主要作者
趙文詞 (Madsen, Richard, 1941-) 著

統一題名
Democracy's dharma. 中文

版本
初版

出版資訊
臺北市 :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5[民104]

稽核項
5, 326面 : 圖 ; 21公分

叢書
臺灣研究叢書 ; 8

一般附註
本書譯自: Democracy's dharma : religious renaissanc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2007)

內容
導讀, 宗教民主政治與現代性危機 / 蕭阿勤 -- 第一章, 臺灣的宗教情境 -- 第二章, 慈濟 : 佛教慈悲的現代化 -- 第三章, 佛光山 : 佛教對民主公民宗教的貢獻 -- 第四章, 法鼓山 : 國土危脆中的超越性意義 -- 第五章, 行天宮 : 混合的現代性 -- 結論, 宗教復興與民主現代性的各項挑戰 ; 邁向一個懷抱希望的社會學

摘要
臺灣於1987年解除戒嚴,恢復結社自由後,民間社團蓬勃發展,自由的空氣促成了輝煌的宗教復興運動.本書探討80年代臺灣宗教復興運動的四個代表團體:慈濟,佛光山,法鼓山與行天宮,這些有著廣大的居士組織,豐厚的金融資產,嫻熟的媒體運用能力的宗教團體,他們革新了傳統的教義與宗教實踐方式,使之契合於臺灣的現代化歷程,對於臺灣民主的穩固與本土意識的發展扮演重要角色.作者在本書援引十九世紀法國政治思想家及歷史學者托克維爾於"美國的民主"的論點,宗教可以培養社會連帶的道德意識以及對公共生活的責任感,並且可以減少個人主義與自私冷漠的弊病,有助於公民社會與公共領域的發展,這正是民主體制與生活的重要根基.而本書所研究的四個宗教團體滋養了個人的自主意識與集體的責任感,有益於公民意識與社會連帶的發展,因而在臺灣的民主轉型與鞏固過程中提供了正面的力量.回顧人類歷史,宗教每每加劇某些地區的社會衝突,強化歷史累積的憤恨委屈,並將政治理想轉變為狂熱攻擊.本書研究的四個團體恰恰相反,他們安撫衝突,調和分歧,扮演紛擾中的穩定力量.作者認為,臺灣的民主社會發展前景,目前雖然還難以預料,但假若沒有這些團體的貢獻,狀況肯定不會更好

主題詞彙
宗教與政治
 
宗教團體
 
政治發展

地名標題
臺灣

合著或輔助作者
黃雄銘, 1968-
 
Madsen, Richard, 1941-

變異題名
台灣的宗教復興與政治發展

部分題名
臺灣的宗教復興與政治發展

附加書名頁題名
religious renaissanc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書目索引附錄等註
含參考書目及索引

登入號(微縮資料號)
npmlib 209.33 8463 cyw hcc 10511361


圖書館書架號館藏條碼複本資料類型狀態
故宮圖書館209.33 8463 2015105113611*圖書*二館中日韓文圖書區